(記者韓潔 申鋮)作為觀察中國經濟形勢的一個指標,2015年頭兩月的中國財政收入增速以3.2%的低增長開局,而支出則呈現兩位數增長。有分析人士指出,這正是中國積極的財政政策為應對經濟下行壓力而加力增效的體現。
中國財政部16日公布了2015年1至2月累計的全國財政收入情況。開年的頭兩月,中國一般公共財政收入25717億元,增幅僅比去年同期增長3.2%。
據介紹,如果考慮部分政府性基金轉列一般公共預算影響,同口徑增幅僅為1.7%。更值得關注的是,前兩個月,中央一般公共財政收入11575億元,同比下降1.7%。
有專家指出,當前放緩的財政收入增速受減稅影響較大,這體現了中國積極的財政政策,也是當前經濟結構調整的結果。
減稅和增支,是中國積極財政政策的兩大主要特征。在剛剛結束的兩會上,中國政府提出,2015年擬安排財政赤字1.62萬億元,赤字率從去年的2.1%增至2.3%?!閼獙洕滦袎毫Γ袊€明確了一系列減稅舉措為實體經濟減輕稅費負擔。
有分析人士認為,從此次中國財政部公布的數據看,財政收入增速放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經濟的下行壓力,但也表明減稅政策已經顯效。如前兩個月,中國國內第一大稅種——增值稅,如果扣除營改增轉移收入后,增幅實際下降0.6%。而去年,營改增試點合計減稅1918億元。
同時,不同稅種增幅的差異,也能顯示中國經濟的一些變化。如1至2月累計,中國金融業(yè)營業(yè)稅1075億元,增長20.5%;金融業(yè)企業(yè)所得稅1239億元,增長33.7%;而證券交易印花稅274億元,同比增長260%。
“證券交易印花稅的大幅增長主要受近期股市成交額增長較快帶動。”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白景明認為,近年來,隨著中國金融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其稅收占比也在穩(wěn)步提升。
相比之下,受房地產市場調整、商品房銷售額下降的影響,房地產相關稅收回落較多。
數據顯示,1至2月累計,房地產營業(yè)稅965億元,下降1.6%;契稅543億元,下降12.5%;土地增值稅600億元,下降8.7%;耕地占用稅156億元,同比下降19.7%;城鎮(zhèn)土地使用稅325億元,同比增長21.1%。
“當前房地產確實面臨調整,影響了相關稅收收入?!卑拙懊髡f。
房地產市場的放緩,也導致中國地方土地出讓收入出現較大下滑。數據顯示,今年前兩月,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4553億元,同比下降36.2%。分析人士指出,這一負增長意味著以往中國地方的賣地熱正在趨冷,這對中國告別以往圈地開發(fā)的投資驅動增長模式具有信號意義。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zhàn)略研究院財政研究室主任楊志勇認為,越是經濟形勢下行,越要發(fā)揮積極財政的作用,從長遠看,為企業(yè)減稅,增加重點支出,有助于穩(wěn)定經濟增長,推動經濟轉型升級。
專家指出,相對于以往財政收入增幅遠高于GDP增幅的現象,如今中國財政收入增速呈現與GDP增速趨同的跡象。從另一層面講,這意味著國家財富更多地向企業(yè)和個人分配,這對于加快改革以間接稅為主的稅收體制、公平收入分配具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