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華口腔醫(yī)學會的網(wǎng)絡調查發(fā)現(xiàn),70%以上的城市居民都有在一日三餐之外的加餐習慣,這種做法增加了患口腔疾病的風險。
人們的飲食習慣與口腔健康密切相關,而良好的飲食習慣有益于口腔健康。咀嚼食物后,牙齒之間,牙齒與口腔黏膜之間容易存留食物殘渣。食物殘渣中的糖分和碳水化合物在口腔內致齲菌的作用下會產生酸性物質,這些酸性物質腐蝕了牙齒的硬組織便形成齲齒。容易引起齲病的主要是蔗糖,其次為葡萄糖和淀粉。食物殘渣在一些厭氧菌的作用下會產生毒素,這些毒素會刺激牙齦和黏膜等軟組織,形成牙齦炎、口腔黏膜的病損等。
蔬菜和水果富含纖維素,咀嚼這些食物的同時可清潔牙面,因此有自潔作用。牛奶和奶酪等奶制品能夠提供更多的鈣質,有利于口腔健康。相對而言,糖果、蛋糕、碳酸飲料和果汁不利于口腔健康。糖果,尤其是吃太妃糖等黏性大的軟糖,在咀嚼的過程中容易黏附在牙縫中和牙面上,不利于清潔。碳酸飲料不僅含有糖分,還含有酸性物質。
既然一些食物有益于口腔健康,一些食物不利于口腔健康,我們是否應該只吃有益于口腔健康的食物,而不吃不利于口腔健康的食物呢?也不是這樣的,人體需要各種營養(yǎng)元素,因此,我們的飲食要全面、均衡,選擇食物要具有多樣性。只要我們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依然能夠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保護牙齒和口腔。
1.要盡量減少每天吃糖或精致碳水化合物的次數(shù),盡量在一日三餐之外的加餐中不食用含糖食物,可選擇水果、堅果、奶制品等食物。
2.如果要吃糖,選擇在進食正餐的同時吃糖,如餐后吃甜點。
3.吃硬糖時不要在口腔內含化,而是咀嚼糖塊以減少其在口腔內存留的時間,之后喝清水或茶水漱口。
4.盡可能飲用白開水或茶水,而非碳酸飲料;若飲用碳酸飲料或果汁,可用吸管以減少其與牙齒接觸的機會,或飲用后用清水或茶水漱口,減少飲料對牙齒的損傷。
5.吃食物后趕緊用清水漱口以減少口腔內食物殘渣的殘留,緩解口腔內的酸堿度;若沒有條件漱口,可咀嚼無糖口香糖,通過刺激唾液的分泌,沖刷口腔內的食物殘渣,減輕口腔內的酸性。
6.睡前刷牙比早晨刷牙更重要。睡覺時口腔處于靜止狀態(tài),口腔內的細菌利用食物殘渣大量繁殖。睡前刷牙可減少口腔內細菌和食物殘渣的數(shù)量,減緩夜間口腔內細菌的繁殖量,從而保護牙齒,因此睡前刷牙后不可再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