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當科學與倫理撞在一起
對于人類胚胎研究,爭議一直存在。
4月22日,自然網(wǎng)站的一篇報道稱:中山大學的黃軍就團隊完成了全球首次在人類胚胎上進行的基因修改實驗,他們利用基因編程技術CRISPR/Cas9,修改了β珠蛋白基因,而該基因突變會導致地中海貧血。論文發(fā)表在國內(nèi)期刊《蛋白質(zhì)與細胞》上。
這項研究因首次對人類胚胎作出修改嘗試而引發(fā)國內(nèi)外的巨大爭議。據(jù)稱,該論文最初投給《自然》與《科學》雜志,由于倫理道德爭議被兩家雜志拒絕。
倫理框架下的實驗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助理研究員王承志是國內(nèi)最早對此次事件公開發(fā)表評論的人之一。
黃軍就等人研究使用的是醫(yī)院丟棄的有問題的胚胎,這些在世界各地的實驗室被廣泛使用。而知情人士也向記者透露,他們的實驗是在倫理委員會批準的框架下進行的。
《中國科學報》記者聯(lián)系到刊發(fā)這一文章的《蛋白質(zhì)與細胞》編輯部,編輯張曉雪告訴記者,這項研究符合我國法律,不過,這也提醒他們關注到進一步完善人類胚胎相關研究規(guī)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問題。
“我并不是想做批評,我只是想表達對未來的擔憂?!蓖醭兄菊f,試驗本身并不存在倫理的問題,也沒有越過倫理的界限,卻已觸碰到了這個界限。
確實,也正因為此,黃軍就等人的成果引起來自國內(nèi)外科學家的爭議,并且在前期這篇文章曾被《自然》與《科學》拒稿,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存在倫理爭議。
哈佛大學干細胞生物學家喬治·戴利說,這是世界上首例運用這一技術修改人類胚胎基因的嘗試,是一個里程碑,當然,也是警告,給那些認為基因編輯能完全消除疾病基因者的嚴厲警告。
當然,也有不少支持的聲音。一位領域內(nèi)的專家告訴記者,黃軍就的研究屬于實驗室內(nèi)的基礎研究,并不是要把這個技術用到臨床,而從科研的角度來說,這只是一例實驗。
從基礎研究來說,動物胚胎是常用的實驗材料,但“倘若基礎研究的成果要在人身上使用,用人的胚胎做實驗可能會得到一些更直接的信息,這對于認識一般胚胎發(fā)育規(guī)律也有一定作用”。中國科學院院士趙國屏這樣認為。
對技術的爭議
黃軍就的團隊用了86個廢棄胚胎做實驗并發(fā)現(xiàn),DNA編輯只在其中28個胚胎中成功,也就是成功率大約為30%。記者曾多次郵件聯(lián)系黃軍就本人,但截至本文發(fā)稿,沒有收到回復信息。
黃軍就此次研究使用的“手術刀”是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這項技術利用細菌用來保護自己免受病毒襲擊的一個系統(tǒng),其允許科研人員切掉選擇的基因,插入新的基因。
目前這一技術已經(jīng)在動物實驗中應用得比較多。但上述專家告訴記者:“廢棄胚胎更接近于人的胚胎,相關規(guī)律的研究也會變得更加清晰。”
不過,對于這一技術的安全性,科學家們目前還沒有十足的保證。黃軍就等人的研究中出現(xiàn)了大量的脫靶效應。黃軍就在論文中指出:“想要對正常的胚胎進行編輯,成功率必須接近100%。這表明目前該方法還非常不成熟,因此我們暫停了?!?/p>
黃軍就說:“我們的研究向人們展示了在這種胚胎中進行基因編輯究竟會發(fā)生什么,而不是沒有任何數(shù)據(jù)地去討論它的好壞?!?/p>
上述不具名專家表示了對黃軍就等人實驗的支持。“每一次科學出現(xiàn)革命或者生殖醫(yī)學進行革命的時候,都會有一定倫理的考慮。體外受精剛開始時也遭到了人們的反對?!痹谒磥恚魏渭夹g都是雙刃劍,不能因為手術刀可以作為殺人工具就不去使用。
王承志則認為,目前還沒有發(fā)現(xiàn)有疾病嚴重到需要突破倫理的限制,需要在人的生殖細胞或者胚胎上做實驗?!斑@個試驗的目的是想最終消滅一個遺傳疾病,那么就沒有可以取代的方法了嗎?”
爭議的最終目的
不管怎樣,科學家們還是承認,基因編輯技術為重大罕見遺傳疾病的治療提供了可能性。
“基因組編輯用于修改人類胚胎DNA引發(fā)爭論的本質(zhì)不是基因組編輯本身,而是因為使用的材料是人類胚胎?!敝锌圃何⑸镅芯克芯繂T邱金龍說,任何關于人類胚胎的人為操作總是引起激烈爭論,所以科學家應慎重對待人類胚胎的研究。
王承志也表示,基因編輯技術可能對人類未來有應用,但他希望僅僅用于體細胞,而不是生殖細胞和胚胎?!皞惱砗涂茖W技術是同等重要的,但是科學界對這點的認知還遠遠不夠?!?/p>
這一點并沒有得到趙國屏的認同?!皞惱硪恢笔巧茖W領域很重要的議題,近幾十年來,倫理問題已經(jīng)由社會對生命科學的要求變成科學家自覺的要求?!?/p>
一位專家還是表示了對基因編輯技術的終極期望,他告訴記者,人們最終的夢想是在生殖細胞或者胚胎里編輯,以防止可怕的基因突變進入下一代。
如果要獲得更大的研究意義,可能會出現(xiàn)更多的實驗研究。受訪的多位專家認為,爭議的最終目的應該是規(guī)范這一領域的實驗,制定出明確的規(guī)范標準。
“利用基因組對胚胎進行改造,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其中,有相當多的基礎和轉(zhuǎn)化研究需要長時間全面而深入的努力?!壁w國屏說。
而對于人們對基因編輯技術的爭議,邱金龍認為,國家需要制定出合理的監(jiān)管制度來積極規(guī)范和推動基因組編輯的研發(fā);研究人員和監(jiān)管機構也應該幫助和促進公眾對新技術的理解,從而提高社會認可度。(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