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休斯敦4月14日電 (記者 王歡)美國東部時間14日下午約4時10分,執(zhí)行第6次太空補給任務的“龍飛船”由可回收火箭獵鷹9號(Falcon9)搭載,從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成功發(fā)射升空,預計17日抵達國際空間站。但對一級火箭的第三次回收嘗試,卻再次以失敗告終。
這是太空探索公司(SpaceX)第6次向空間站輸送補給,按照與美國宇航局(NASA)的協(xié)議,該公司至少將履行12次太空貨運任務。這家私人太空公司目前致力于研發(fā)新一代可重復利用的火箭推進系統(tǒng),今次也是他們第三次嘗試獵鷹9號一級火箭的回收和精準著陸。
按照設計,獵鷹9號一級火箭與“龍飛船”分離后,再次點火并調(diào)整姿態(tài)返回大氣層,使用GPS導航技術,最終垂直降落在距佛羅里達海岸200英里外的足球場大小的浮動回收平臺上。
原本定于13日下午的發(fā)射,因為雷擊風險而延后一天。14日火箭順利升空,“龍飛船”成功進入預定軌道,將于17日與國際空間站對接,為其送去約1950公斤的補給、實驗設備,以及為宇航員特制的咖啡機。
今次的火箭回收測試依然遭遇挫折。一級火箭返回大氣層后,雖然準確到達降落地點,但由于著陸力量過大,無法正?;厥铡paceX首席執(zhí)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說,“火箭在平臺上的著陸太硬難以幸存,恐怕很難被打撈上來。”但他表示,不會放棄火箭回收的嘗試。
今年1月,SpaceX公司曾進行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火箭回收試驗?;鸺谔斩虝猴w行后差點就完成了受控著陸,由于著陸角度問題,在回收平臺上爆炸,部分設備損壞。2月份的第二次試驗,因巨大風浪而放棄,火箭直接墜入大海。
可回收式火箭的再次使用,有助于減少發(fā)射成本,將極大增加SpaceX公司的競爭力。馬斯克形容火箭使用的浪費程度,就和一架波音747客機僅作了單趟的跨大陸飛行就將其報廢一般。
如果火箭自主回收技術取得成功,有望在未來把航天發(fā)射成本降低至1%,將為航空探索設立新的標準,有助于人類實現(xiàn)前往火星的載人任務,具有跨時代意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