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liverdoor新聞網3月4日報道,3月2號法國某研究表明:35億年前火星上發(fā)生的強烈火山噴發(fā)導致火星的地殼和地幔位置產生了偏移。當時噴出的熔巖量約占半個法國。這一研究結果意味著在原有位置,火星的南北極已不復存在。
在英國科學期刊《自然》上,刊登了關于這一研究的論文。該論文的主要作者是法國天文學者布雷(sylvain Boluey)。在對他的采訪中我們了解到,本次的研究結果解開了很多困擾科學家們多年的火星謎題,包括火星上的干涸河床和地下冰床為何處于不尋常位置等。
布雷說:“如果地球也發(fā)生類似的位置變動,那巴黎可能會移動到極圈內。在法國可以看到極光,在蘇丹可以釀造葡萄酒了?!?/p>
論文中指出:由于上億年持續(xù)的火山隆起,火星表面傾斜了20-25度。在直徑約僅為地球1/2的火星上,火山噴出的巖溶流形成了高約12km,面積約500km²的熔巖高地“塔爾西斯隆起”。布雷說:“和火星相比,塔爾西斯隆起可以說大的離奇?!被鹦潜砻嫘纬蛇@樣一個重量高達1018噸的巨型高地之后,地殼和地幔就像桃子的果肉和果皮一樣,圍繞果核旋轉移動。
謎團瞬間被揭開
布雷和研究成員分別對計算機模型和多個研究團隊共同開發(fā)的仿真模型進行了觀測。通過比較觀測結果發(fā)現,火星上很多一直以來無法解釋的現象,從新的觀點出發(fā)考慮的話,一切都變得合情合理了。
布雷在采訪中說:“之前,關于河流(現在已變成干涸河床)的所在位置,科學家們都無法給出解釋。認為其所處位置完全沒有規(guī)則。”,“但是,把火星表面的位置移動考慮進去的話,就會發(fā)現所有的河流都處在熱帶而且排成一列?!蓖瑯樱瑑鼋Y的地下冰床應處于離極地較近的位置。而我們已經知道,很久以前事實就是如此。
至于塔爾西斯隆起位于新赤道上的原因,也可以用該研究成果進行說明。那就是:火星為了恢復平衡狀態(tài),必然需要塔爾西斯隆起移動到現有位置。另外,作為標準的年代學認為:火星上的河流是在塔爾西斯隆起之后形成的。而本次的研究結果同這一說法并不一致。
該論文在結論中寫到:即使不存在巨大的熔巖,這些上古時期的河流,大多數依然會從火星南半球的環(huán)形山流向北邊的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