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8月22日電(記者齊芳)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22日召開“系外類地行星探測論壇”,來自美國海軍天文臺、瑞士天文臺和歐洲空間局的專家匯報了各自在太陽系外尋找類地行星的進程,探討了面臨的問題并展望未來。
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主任吳季透露,“系外類地行星探測計劃(STEP)”去年被遴選為中科院空間科學先導專項背景型號任務。這一計劃將發(fā)射一顆衛(wèi)星,衛(wèi)星攜帶著一臺大口徑、長焦距、工作在可見光波段的望遠鏡系統(tǒng),旨在搜尋太陽系附近的類地行星,并開展太陽系附近行星系統(tǒng)的精確探測研究,同時為宇宙距離尺度定標。
近年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歐空局部署了多個系外行星探測衛(wèi)星計劃,都希望自己能夠成為第一個發(fā)現可能存在生命行星的“撞線者”。這一領域留給中國的空間還有多少?美國加州大學天文和天體物理學華裔科學家林潮教授說:“不要太擔心沒有走到第一步。美國航空航天局和歐空局已批準的計劃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STEP有我們自己的優(yōu)勢——高測量精度?!?/p>
據介紹,相對于其他探測計劃,STEP能發(fā)現更多的太陽系外類地行星,且不受恒星表面黑子活動的干擾,觀測結果精確度高?!伴_展這一計劃的意義并不僅僅在于發(fā)現新的類地行星,探討生命、行星或宇宙的起源、演化,”林潮說,“這是提升一個國家整體工業(yè)水平的好時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