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永遠”,一個“首位”,極言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的重要性。一個政黨,如果缺少紀律素養(yǎng)和有效約束,只能是一盤散沙。人雖多,不足以為大。反之,有鐵一樣的政治紀律,鋼一樣的政治信念,人非眾,那才是真強。
學習新修訂的《中國共產(chǎn)黨紀律處分條例》,格外留意“通知”中的一段話:要把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永遠排在首要位置。
一個“永遠”,一個“首位”,極言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的重要性。
這本是不言而喻的,這些年卻又常常被忽視。
比如,干部考察報告中,多有“理想信念堅定”、“政治清醒可靠”等說法。然而,在有的地方,這只是一句標準空話。
“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可以問問有些黨員干部“哪四項?”說全的、說準的,有多少?
沒人細究“理想信念”所指何意?人們卻看到,有的領(lǐng)導干部鬧名利地位待遇邪乎得很,什么顧全大局,什么維護團結(jié),說不通,聽不懂。
有的黨員干部,不分場合大發(fā)議論,其“高見”從來就是和黨的主張對著干的,抨擊、嘲諷、謾罵,使人懷疑這些人是哪個黨的黨員。
有的人公開說自己是反對派、異見人士,而有的黨組織卻漠然處之,聽之任之,不敢批評教育,更不敢嚴肅處理。似乎,要求他們管理言行,就是限制自由;要求他們遵守紀律,就是侵犯權(quán)利。
一段時間以來,似乎黨員干部除了貪污、受賄,就不會有什么別的錯誤。
在一些人眼中,政治是最軟的軟柿子,隨便捏。
政治沖擊一切,代替一切,是文革極左思潮,給國家?guī)砭薮鬄?zāi)難,必須徹底否定,這沒得說。然而,我們今天講的紀律和規(guī)矩與“沖擊”、“代替”沒有任何關(guān)系?!胺赫位辈缓茫叭フ位币膊粚?。
原蘇共領(lǐng)導人雷日科夫在其《大國悲劇》一書中說,西方顛覆蘇共的一張牌,就是“淡化政治”:在經(jīng)濟上,“照著俄羅斯老媽屁股上踹一腳”;在國內(nèi)政策上,“把蘇共鬧個天翻地覆”;在意識形態(tài)上,“把共產(chǎn)主義埋葬”。其實,這恰是最典型也是最陰毒的政治——用他的政治取代你的政治。始于廢弛紀律,繼之瓦解組織,終于顛覆政權(quán)。
教訓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一條,是政治紀律必須是硬約束。
其一,在黨必言黨。在社會生活中,不可能對問題的看法都一樣,有不同意見很正常。但是,一經(jīng)形成決議,黨員干部就必須貫徹執(zhí)行。如果覺得有紀律約束就不自在,可以不入組織;如果壓根就不贊成共產(chǎn)黨,可以按程序退出。不能只講利益不講責任,更不能“吃里扒外”,一面謾罵共產(chǎn)黨,一面撈好處、鬧福利,這不僅是紀律問題,也是品質(zhì)問題。對這樣的黨員干部不能“費厄潑賴”。
其二,考察不可馬虎。忠誠不是空話,可靠不是表態(tài),重要時刻,緊要關(guān)頭,得拿出行動來:講政治不能花拳繡腿,反分裂不能口是心非,維穩(wěn)定不能陽奉陰違。對黨組織無誠無信之事,一件都不要做。只要欺騙組織,就不能輕易放過?!皟擅嫒恕辈徽撚卸啻蟊臼?,也不可重用。
其三,處分才是真嚴。是不是嚴,一個重要標準,是依紀依規(guī)辦事。如果一個地方,從來就沒有處分過一個違反政治紀律和規(guī)矩的黨員干部,不是有些怪嗎?當然,絕不能為處理人而處理人,更不能劃指標或搞達標?,F(xiàn)在的問題,不是過于嚴厲,過于苛刻,而是過于稀松,過于隨意。這才是癥結(jié)所在。
一個政黨,如果缺少紀律素養(yǎng)和有效約束,只能是一盤散沙,人雖多,不足以為大。反之,有鐵一樣的政治紀律,鋼一樣的政治信念,人非眾,那才是真強。(米博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