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江蘇省泰州市效能辦設立“蝸牛獎”,頒發(fā)給全市推進重點項目不得力、履行行政職能不到位、解決群眾關切問題不及時的責任人,以此倒逼各項工作高質量高效率、快推進快到位。
據(jù)介紹,近年來,圍繞強化黨員干部的擔當作為,泰州研究出臺了《激勵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防治“在崗不作為、履職不擔當”的若干規(guī)定》,明確對14種“在崗不作為”的情形、6種“履職不擔當”的情形進行問責處理。今年,泰州市委、市政府又新設“蝸牛獎”促進效能建設。該獎認定的范圍涉及推進政府投資項目和民生實事建設的事項、關系群眾利益的事項、行政審批(許可)的質量和效率,以及履行法定職責的情況等;問題線索采取公開征集、專項督查、上級交辦(督辦)、接受群眾舉報和有關職能部門提供等方式收集。
“獲獎”單位、處室及個人不僅將被通報曝光,還將在年度績效考核中扣分。對整改不力或沒有明顯成效的,予以問責;對涉嫌違紀及需要實施責任追究的,將提請市紀委調(diào)查處理。為了完善績效管理的機制倒逼作為,將考核結果與干部的“面子”“位子”“票子”掛鉤。泰州在考核結果上加強剛性運用,特別是在年度考核優(yōu)秀等次比例的分配上,拉大分配比例差距,切實避免一團和氣打“和牌”,“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情況。同時,加大績效管理和效能督查力度,對干部工作實績進行實時監(jiān)控,對干部日常效能進行動態(tài)督查,倒逼干部履職盡責、奮發(fā)有為。2014年以來,全市共有58個部門在日常督查中被扣分,先后有100多名當事人分別受到問責處理。
解決擔當作為,既要靠教育引導,更要靠制度約束。值得一提的是,泰州針對“不想為、不敢為”的干部進行考驗性交流,并同步加強跟蹤管理,一年內(nèi)狀況明顯轉變的重新重用,改觀不多的誡勉談話,“山河依舊”的降級降職,砸掉“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鐵定律”、“無錯無為不摘帽”的“鐵交椅”。去年,泰州有60名市管干部跨部門、跨地區(qū)交流,交流面占干部調(diào)整數(shù)的56.6%,其中屬于考驗性交流的占26.6%。
記者了解到,倒逼舉措在泰州引起強烈反響。泰州市住建局提出開展“拒做蝸牛、爭做黃?!毙袆?,泰州市地稅局提出“不當蝸牛、勇爭一流,全面開展五優(yōu)同創(chuàng)勞動競賽”,泰興市明確治理“蝸?!狈聪驊徒渑c培育“駿馬”正向激勵相結合,為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提供堅強效能保障。與此同時,一批機關服務創(chuàng)新品牌與成果也競相涌現(xiàn),例如泰州市政務服務中心聯(lián)合圖審窗口投入運行,實現(xiàn)了施工圖聯(lián)合審查、網(wǎng)上流轉,設計、建設單位與審查對象網(wǎng)上互動,使審圖效率提高80%以上。記者 姚雪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