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重要保障。廣大司法行政工作者堅持法治為民,認真履行化解矛盾糾紛、普法宣傳、法律服務等職責,為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穩(wěn)定,提升基層治理法治化水平作出積極貢獻。
7月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征程上的奮斗者”中外記者見面會,邀請5名司法行政領域代表圍繞“踐行為民宗旨 建設法治中國”與中外記者交流。
行政復議是解決“民告官”爭議、維護群眾權益的救濟渠道。
“每個案件背后都是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北本┦兴痉ň中姓妥h一處一級主任科員蔡小鳳說,從事行政復議工作10年來,從為養(yǎng)殖戶爭取騰退養(yǎng)殖場的行政補償,到幫助求學青年恢復學籍,她一面傾聽群眾訴求、釋法說理,一面檢視行政行為、監(jiān)督糾錯,累計辦理1000多個案件。
辦案中,蔡小鳳還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的“火眼金睛”,累計向相關部門制發(fā)20多份行政復議意見建議書,力爭“辦結一案、規(guī)范一片、治理一域”。
“以赤誠心求最優(yōu)解?!辈绦▲P說,只要堅持依法辦案、復議為民,就能在行政機關與申請人之間搭起一座“正義橋”“連心橋”。
現(xiàn)場,吉林衡豐律師事務所律師劉沫含帶來了一張照片,上面是她在學校給孩子們講解法律知識的畫面。
2019年7月,劉沫含報名參加了司法部“援藏律師服務團”,前往西藏自治區(qū)日喀則市法律援助中心開展公益法律服務。3年援藏工作結束后,她又報名參加了“1+1”中國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動,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鞏留縣,繼續(xù)開展了兩年志愿服務。
從雪域高原到伊犁河谷,劉沫含辦理各類法律援助案件500余件,提供法律咨詢4000余人次,開展法治宣講200余場,援藏援疆期間累計為各族群眾挽回經(jīng)濟損失近千萬元。
“法治陽光不應因地域偏遠而黯淡?!眲⒛f,人民律師為人民,就是要用群眾聽得懂、看得見的方式傳遞法治溫度,用法律專業(yè)能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把優(yōu)質法律服務送到群眾身邊。
打造一流營商環(huán)境,離不開公正高效、國際通行的糾紛解決制度。
廣州仲裁委員會仲裁員張毅曾辦過一個產品出口的仲裁案件,立案時企業(yè)提出在境外存在取證困難。對此,張毅除了請求某國際商事仲裁院協(xié)助,幫助企業(yè)依法在境外完成取證,他還應企業(yè)要求在線對雙方進行調解,終于達成和解方案,實現(xiàn)案結事了。
“全力為企業(yè)‘走出去’提供最堅實的法治保障?!睆堃憬榻B,仲裁服務的領域十分廣泛,大到跨國企業(yè)之間幾十億元標的的商事爭議,小到小業(yè)主與物業(yè)管理公司之間幾千元的小額爭議,都可能被提交仲裁。
從事一線仲裁業(yè)務17年來,張毅參與辦理的仲裁案件超過4000件?!袄弥俨梅绞?,為人民群眾提供普惠均等、高效便捷、智能精準的公共法律服務是我的職責所在?!睆堃阏f,“讓人民群眾感受到法治保障就在身邊?!?/p>
扎根基層30多年,金其華見證了法治鄉(xiāng)村建設的豐碩成果。
作為安徽省六安市霍邱縣夏店鎮(zhèn)磚佛寺村村委會主任、村“法律明白人”,金其華常年走村串戶宣傳法律、化解矛盾,“有事找金其華”成了當?shù)厝罕姷目陬^禪。有一年除夕,金其華家的年夜飯已經(jīng)端上桌了,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響起,一問是有村民因離婚而鬧事。他立即騎上摩托車趕過去,通過講理、講法、講情,終于讓雙方關系逐漸緩和。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干部’,我們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頭雁’作用越突出,群眾的法治獲得感就越強烈?!苯鹌淙A說,群眾喜歡聽他講法治常識和法律故事,潛移默化中知道了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凡事需要依法干。如今,家家守法、人人用法成了村里的新風尚。
山西省大同市新榮區(qū)司法局西村司法所所長魏官元的腿腳不便,但他卻騎著“老魏黨員摩托車”,往村里鉆、往地頭跑、往人群里扎,把服務送到田間地頭。
“踐行為民宗旨,我的體會是要沉下心、邁開腳,主動找事做?!蔽汗僭嗄陙眚T著“老魏黨員摩托車”,穿梭于西村鄉(xiāng)的街頭巷尾、田野之間,成功調解糾紛2400多件。魏官元說,他的摩托車就是一個流動宣傳站,走到哪兒,法律讀本、政策圖解就發(fā)到哪兒、講到哪兒,“講明了、講透了,人心就亮了。”
“基層的矛盾糾紛多是些家長里短的事情,但對當事人來說,那可是天大的事。”魏官元說,只要鄉(xiāng)親們需要他,他那輛老摩托就要跑下去,“把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tài),把法治的種子撒在群眾的心里。”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09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