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 (記者 肖 云 實習生 蔡燕利)近日,記者與一位推著自行車賣桃的大媽閑聊時,發(fā)現她很害怕收100元的整錢,遇到挑好桃卻發(fā)現沒帶零錢的買主,只能在大媽“不收整錢”的理由下悻悻走掉。記者笑大媽古板,誰知她卻認真地說道:“我年紀大了,分不清真假錢,要是收一張假錢,我這幾天算是白忙活了。”說著,大媽給記者講了幾件發(fā)生在她身邊的遭遇。
“前幾天,陳塬街道辦八一村一個50多歲賣李梅的老漢就被騙了。”大媽說,老漢在衛(wèi)校附近賣李梅時,一個年輕小伙過來說錢破不開,讓給幫忙換100元的零錢,老漢人好馬上就給換了,過了一會兒,又接連來了兩個年輕小伙,也是以同樣的理由換了老漢一個100元,一個50元。“農村人老實,想著換個零錢也沒啥,沒想到換來的整錢都是假的。”大媽接著說,老漢吃飯給錢時,才被人認出這是假錢,賣了三天李梅辛辛苦苦掙的錢卻沒料到全被換成了假錢。“可憐呀,最后連回去的路費都沒了,好說歹說才讓司機給捎了回去。”大媽又說了另一件事,一個從麻街鎮(zhèn)來市里賣粽子的老婆婆,因為不認識真假錢,就請一位過路人幫她辨認一下,結果那人以“自己也不清楚,要去銀行問問”為由,拿走了100塊錢再也沒有回來。
高溫天氣下,很多小販為了生計依然冒著酷暑在街面上擺攤賣貨,但因為不識真假幣、對陌生人沒有提防意識,往往會讓辛苦掙來的錢打了水漂。在此,記者提醒廣大商販提高警覺意識,學習一些辨別真假幣的常識,降低上當受騙的風險,并呼吁相關部門加強市場管理,對疑似詐騙團伙嚴加懲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