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豆兒
漫川醬豆兒
醬豆兒,即黃豆醬,漫川人愛這么叫。是用土生土長的黃豆兒(方言,指大豆)煮熟發(fā)酵后曬制而成。夏天入伏前,挑選當?shù)貎?yōu)質黃豆,經(jīng)蒸煮熟透后晾冷,加適量面粉拌勻,使每粒黃豆都能穿上一層“衣服”,漫川人稱之為“給黃豆穿衣子”,“衣子”穿得好,就能曬出好醬。然后,將穿“衣服”的黃豆均勻地攤鋪在席子上,厚度約2公分,覆蓋黃蒿(深山里生長的黃色蒿子,稈長,葉小,細密)或棉單子,擱置約一個星期,使其充分發(fā)酵,均勻地長出黃色“絨毛”菌,成為“醬胚”。將“醬胚”取出,放在驕陽下暴曬,使其干透。進入伏天后,選擇陽光灼灼的晴好日子,刮適量的椿樹皮、加入花椒、八角等大料放入鍋中,煮出香味,取出大料湯水,冷卻,倒進缸或盆兒內(nèi),放入“醬胚”,再加鹽、五香粉等,置陽光下暴曬,傍晚蓋好蓋,早晨揭開曬,不得見一星露水或雨水。不得投機取巧,須細心勤勉,認真經(jīng)管,過完整個伏天才算曬好。趕上天氣晴朗早晨,可以加入適量井水攪勻后再曬。切忌在豆醬曬熱時攪拌,以防生蛆變質。曬制好的豆醬栗紅油亮,色澤豐潤,醇香氤氳,極其誘人。油炒出來,可夾饃、拌面、蘸醬吃糊湯、卷煎餅吃。醬是炒肉、炒辣椒或做其他菜肴的佐料。不論是家常便飯,還是酒席菜肴,漫川醬豆兒都是必備的上品。因漫川海拔低,氣候溫潤,泉水清澈,豆質優(yōu)良,故漫川人曬出來的醬豆兒色香別致,口味奇絕。
漫川豆豉
漫川人把豆豉叫豆食,也是精選當?shù)貎?yōu)質黃豆制成的特色食品。它與醬豆兒堪為“漫川雙絕”。精制的豆豉易保管,用途廣泛。
豆豉的做法比較簡單,最好在秋涼以后制作。首先用簸箕滾出顆粒飽滿、皮薄肉厚,沒蟲眼兒、沒霉爛變質的黃豆,洗凈,浸泡在大盆兒里。若是干黃豆,一般要泡一天一夜,待其完全膨脹后,再上鍋煮。煮豆子的時候一定要把握火候,掌握豆子的軟硬程度,煮得太軟,做出的豆豉有苦味兒,形色不美;煮得太硬,吃的時候會覺得沒熟。所以煮的時候,煮到剛剛熟過心最好?;鹦∫稽c兒,盡量不讓豆子煮破,這樣做出來的豆豉才能顆粒圓潤,色澤油亮,讓人一見便滿口生津。其次,黃豆煮熟晾冷后,舀進細竹篩里,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讓其發(fā)酵,漫川人叫“發(fā)汗”。“發(fā)汗”時豆子不能鋪得太厚,太厚不利通風;也不能鋪得太薄,太薄會使水分蒸發(fā)過快。發(fā)酵時間長短要依據(jù)氣溫而定,天氣寒冷時,發(fā)酵時間一般需要15到25天。發(fā)酵好的豆子黏糊,用筷子挑起來牽扯長長黏黏的絲線,這時候再拌上食鹽、花椒粉、辣椒面兒等五香佐料,然后攤在竹篩里晾曬至半干,豆豉就做成了。豆豉咸辣味美,清香裊裊,做好的豆豉最好裝進陶瓷罐中,密封保存,香氣不散,一年四季都是鮮味兒,食用極為方便。
漫川豆豉與漫川關的氣候、水質、黃豆品質密切相關,這種美味由得天獨厚的地理環(huán)境所決定。即使漫川的曬制大師,到其他地方用相同方法制作豆豉,也難與漫川豆豉媲美,其形其色其味與漫川豆豉相比,遜色一籌。
泡蘿卜
泡蘿卜
買些紅皮蘿卜,洗凈,晾干水氣。切成條塊,塞入陶罐、玻璃瓶或塑料瓶子里,放少許精鹽、姜片、花椒、尖椒辣子,注入涼開水淹沒后,擰緊瓶蓋,整整齊齊擺在一起,慢慢泡。不幾日,瓶子里的蘿卜紅潤潤的,色彩美妙,芳香四溢。松開蓋兒,就可以吃了。咬一口,清脆爽口,酸、辣、麻、咸、鮮,纏綿味蕾,越咀嚼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