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臨近,各大迎春花市即將開鑼。今年的年花行情如何?記者近日走訪廣東佛山各大花卉基地和市場,花農(nóng)和花商們普通反映,受厲行節(jié)約的政策影響,大盆年橘和高端年花銷售受阻,年花的銷售重點轉(zhuǎn)向大眾消費,價格也更加親民。受國家政策和成本上漲等因素影響,如今年花步入了微利時代,花商們紛紛謀求轉(zhuǎn)型(1月29日《南方都市報》)。
買年花、擺年花、賞年花,首先是一種地方風俗文化,是純屬民間、自然而然的事情。可是,前些年年花市場的某種火爆情景,與來自政府機構、企事業(yè)單位的鋪張風氣和近乎于“崽賣爺田心不痛”的集中花錢有關。以致于造成一種假象,使得嘗到了甜頭的部分中高檔年花種植戶、經(jīng)銷者作出錯誤判斷,以為這種掛搭到權力身上的超額利潤才應該是年花經(jīng)營模式的常態(tài)。殊不知隨著黨的十八大以來工作作風的大力轉(zhuǎn)變,如此想法顯然是不符合實際情況,受點利潤下降的小教訓,倒也未嘗不是好事。
這下應該回歸正常了,總體上年花市場的鐘擺在幅度上開始走向平和,大眾消費的含義也不再局限于平民甚至貧民,而是要逐漸地將私營企業(yè)主、國企中高管、地方公務員和普羅大眾都包容進來。絕大多數(shù)公民都想過個團團圓圓、紅紅火火、熱熱鬧鬧、吉利祥和的年,只要不存有觸法背德的念想,那么,就讓市場的門開得更敞亮些,讓大家伙兒都能入場看花、選花、帶著香氣氤氳和美好祝愿守在年門口吧。
陜西 張翼/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