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稱,以中國經(jīng)濟增速放緩和美聯(lián)儲的加息預期為背景,原油、天然氣、鐵礦石等資源價格下跌,資源輸出國的貨幣貶值、物價上漲和財政惡化問題日益嚴重。有觀點認為,“資源熱”已迎來轉折,輸出國經(jīng)濟低迷成為世界經(jīng)濟的不安因素。
據(jù)日本《讀賣新聞》9月22日報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9月5日前匯總的報告表示:“新興國家的經(jīng)濟預期比一年前惡化,資源輸出國尤其明顯?!?/p>
報道稱,原油價格的國際指標——美國西德克薩斯輕質原油(WTI)期貨6月的結算價尚在每桶60多美元,3個月間下降了約30%。據(jù)IMF的數(shù)據(jù),天然氣8月的價格比去年第三季度下降了50%,鎳和鐵礦石價格下降40%,煤炭價格也跌了10%。
報道稱,中國的鐵礦石、煤炭、鋁消費量排在世界第一,石油消費量僅次于美國。需求旺盛的中國經(jīng)濟減速導致資源輸出國的經(jīng)濟、財政趨于惡化。三菱綜合研究所的武田洋子表示:“中國的投資在漸漸收縮和集中,需求不再會恢復以前的水平?!?/p>
由于預期美聯(lián)儲年內將加息,投資家開始將投于新興國家的資金轉移到美元上來,這也加劇了資源價格下跌。
報道稱,因經(jīng)濟和財政惡化所帶來的擔憂,資源輸出國的貨幣被拋售、貶值,引起物價尤其進口商品價格上漲,民眾的負擔增加。而雖然貨幣貶值,但由于資源需求降低,出口仍增長乏力。
為了支撐經(jīng)濟,俄羅斯今年以來已經(jīng)5次降息。盧布兌美元匯率1年內下降了約40%,8月的物價上漲率達到16%左右。巴西雷亞爾和南非蘭特兌美元匯率也分別下降了約40%和約20%。
資源輸出國的財政也嚴重惡化。沙特因油價下跌時隔8年首次發(fā)行國債。石油占出口額90%以上的委內瑞拉要求歐佩克舉行緊急會議。
報道稱,資源價格下降令原油和天然氣等大部分資源依靠進口的日本受惠。
汽油價格和電價下降給家庭收入帶來了余裕。鋼鐵、運輸、化工業(yè)界等的業(yè)績因成本下降而有望上揚。
報道稱,但另一方面,對資源輸出國的出口下降成為不安因素。貿易統(tǒng)計(速報)數(shù)據(jù)顯示,8月日本向俄羅斯出口汽車9899臺,同比減少了近60%。以世界股市下跌導致資產縮水和經(jīng)濟前景不明為背景,國內消費恐將陷入疲軟。(編譯/楊汀)
資料圖:吊車在鐵礦石碼頭卸載鐵礦石。新華社發(fā)(俞方平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