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紅得發(fā)紫之時,“網紅+”也不可忽視。
證券投資行業(yè)的某些投研人士也開始通過視頻App,分享投資觀點、做短小的路演。身著漢服的方正證券研究員廖蕾,在不足2分鐘的視頻里,推薦了某只股票,從而成為“財經網紅”,引來證券行業(yè)一片嘩然。
此外,“一小時收入18842元,在線輔導教師收入超網紅?”“網紅+”時代,一個普通教師可以靠互聯(lián)網收入“天價”的年代。一名名叫王羽的在線授課教師,時薪高達18842元,超過當下火熱的網絡女主播。
嗅覺敏感的上市公司自然不會放過“網紅+”的機會,不少公司涉足其中,同樣成為“網紅+”概念股。
“網紅+”重構證券業(yè)?
在研究人士的眼里,證券分析師變身網紅,并非只是吸引眼球之舉,而是能使得金融平臺延伸出更多的增值業(yè)務,而金融業(yè)“網紅”的生產和運營,則有望重構證券業(yè)的生態(tài)模式。
目前,不少金融財經媒體,都在重點打造“大V”,如“雪球”重點通過打造“大V”,將一部分較為專業(yè)的投資者吸引到平臺上交流,形成“大V”的“粉絲經濟”模式。同花順則出臺“i策略”平臺,通過實名認證加強了平臺的真實性,而入駐的投顧均與公司簽約,保障了投顧成為“大V”后對平臺的依賴性。
那么,證券投顧的“網紅+”的盈利模式是怎么樣的呢?招商證券認為,可能有幾方面:1、直接付費。投資者為獲得所認可投顧的投資組合而付出的費用;2、打賞付費。投顧的組合為投資者獲得收益,投資者為感謝投顧而付出的費用。3、平臺費用。
招商證券認為,同花順的“i策略”平臺,形成了一定數量的“網紅”和“大V”,公司有望作為平臺方收取一定的平臺費用。公司利用數千萬活躍用戶形成的大金融平臺,不斷推出新的服務模式,以求在互聯(lián)網金融領域形成公司特有的“人+財富知識”的鏈條,“網紅”和“粉絲經濟”有望成為公司新亮點以及業(yè)績增長點。
在線教育的“網紅+”時代
根據網上所列課程清單,共有2617名學生購買了一節(jié)單價9元的高中物理在線直播課。據相關平臺介紹,扣除20%的平臺分成后,王羽的在線授課教師,時薪高達18842元,超過當下火熱的網絡女主播。
實際上,在線教輔已然成為教輔行業(yè)發(fā)展的新趨勢。有統(tǒng)計顯示,我國2016年在線教育市場預計將達到1885.9億元,用戶規(guī)模將超過1億,未來越來越多的學生將選擇在線輔導。
目前,涉足“網紅+教育”的有立思辰、方直科技等。其中,立思辰將教育業(yè)務作為兩大重要板塊之一,公司通過幫助政府與學校搭建教育平臺+應用,提供服務獲取費用與學生等用戶資源。旗下樂易考是市場中獨一無二的在線職教O2O平臺模式。方直科技則擬募資9億投向在線教育,用于“教學研云平臺”、“同步資源學習系統(tǒng)”項目的建設。
華西都市報記者 朱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