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2日下午,商南縣人民政府廣場人頭攢動,氣氛熱烈,一場特殊的、面向縣政府領導班子的第三場“三嚴三實”關于西街棚改的“廣場問政”大會隨即拉開帷幕??h長崔華鋒帶領縣政府班子成員,就西街棚戶區(qū)改造等問題接受百姓提問。
商南“廣場問政” 自實施以來,主要針對科級“一把手”,已先后有數十名局長接受問政。這種敢于接受群眾評判,把權力曬在陽光下的做法,既拉近了干群距離,又密切了干群關系,為促進全縣干部轉作風、提效能、抓落實、促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
此次問政較以往不同的是百姓可以當場直接向縣長提問,在我縣尚屬首次,是對“問政”的又一次升華和創(chuàng)新,豐富問政形式的同時也提高了活動影響力,使領導干部由臺上發(fā)號施令轉變?yōu)榕c群眾面對面互動交流,破除了群眾與干部之間的“彈簧門”,拆除了群眾和干部之間的“隔心墻”。主動把問題搬上臺面,敦促領導干部持續(xù)轉變作風,透明用權、光明做事、陽光從政。領導干部以身作則、率先垂范,主動發(fā)揮示范引領作用,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環(huán)境;以取信于民、造福于民的實際行動,樹立了為民、務實、清廉的良好形象,凝聚了全縣上下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合力。
西街棚戶區(qū)改造項目涉及拆遷居民1330戶共計3959人,因涉及范圍廣、涉及領域雜、涉及人員多而一度“梗阻”。為徹底解決這一難題,讓棚改工作不再成為難啃的“硬骨頭”,而是成為得民心、順民意、解民憂的德政工程,本屆政府創(chuàng)新舉措、精準發(fā)力,將看得見的實惠送到棚戶區(qū)每位居民手中。實際上,要想把這件好事做實做細做好實屬不易。商南打破常規(guī),將棚改通過“廣場問政”的辦法實現“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解民之憂、解民之怨、解民之難”的目的。這種直面矛盾、盡職盡責的態(tài)度,敢于擔當、攻堅克難的勇氣,全心全意、主動作為的決心,極大地調動了廣大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展示了政府以人為本的良好形象。
在問政現場,“我參與、我問政、我受益”成為“廣場問政”的響亮口號,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離退休老干部、鎮(zhèn)村群眾代表等紛紛踴躍提問,12名代表共提出了17個問題,都一一得到了滿意解答。20名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現場做了評議,評審團現場進行了打分。
在問政提問環(huán)節(jié),現場氣氛緊張而激烈,出現了這樣一幕:一名群眾代表想反映問題時被工作人員強加阻攔,看到這一幕后,縣長崔華鋒當場制止:“放開他,讓他說,廣場問政就是要給群眾提問的機會。”頓時數千雙眼睛聚焦在這位群眾的身上,大家在感激崔縣長給的現場提問機會的同時,都迫不及待地等著聽他提出的問題。這名群眾叫李興強,城關鎮(zhèn)碾盤村人,基層干部為了不讓他現場提問,來回折騰了三四次,他終于借機跑了回來,他激動地反映了當地村干部涉嫌在選舉、低保和危房改造等方面存在貪腐的問題。崔華鋒現場表態(tài),在會后,立即組織政府、監(jiān)察局、反貪局、司法人員工作組進行調查取證,如有問題,概不姑息,請你放心,對于你說的選舉問題我們也會一查到底,關于這個問題我們也設立了現場問題記錄臺,會請工作人員把這個問題記錄在案,查出結果會在大屏上公示,并向本人反饋,今后,我們對于信訪問題公開問題調查結果,要在大屏和微信上播放我們的處理意見,接受群眾的監(jiān)督。這些實實在在的話,進一步樹立了政府部門的威信,提升了政府在群眾中的形象,是保持黨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真切體現,是推動商南各項事業(yè)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的強大能量。
本次“廣場問政”活動已經圓滿結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成為人們茶余飯后談及的熱點,在肯定取得成績的同時,更要反思怎樣才能通過問政把關系民生的事辦得更好?問政只是行政的一種途徑,最終目的在于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只有將問政納入常態(tài)化,使領導干部在決策的整個過程中形成時刻以民意為首的良好作風,才能把作風建設不斷引向深入,才能更好地服務于民,實現政治生態(tài)風清氣正,經濟發(fā)展蹄疾步穩(wěn),百姓生活幸福安康。(張 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