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楊鑫)9月26日,商州的楊女士因為點開了一條兌換話費積分的短信,銀行卡內險些損失4000元,幸好她及時發(fā)現在自動取款機上鎖卡才沒讓騙子得逞。
26日晚11時許,習慣睡前玩手機的楊女士正在看手機,突然收到一條由10086發(fā)來兌換話費積分的短信,她便隨手點開了短信里的一個網頁鏈接,手機很快被安裝了一個小軟件,要求她輸入銀行卡號和密碼,因為平時交話費購物都習慣在手機上操作,楊女士就直接按提示輸入了賬號和密碼。這時她突然發(fā)現剛才顯示為10086的那個號碼變成了157開頭的一個手機號碼,這個號碼不停的發(fā)送提示操作短信,同時她也收到了一條自己銀行卡被轉賬2000元的信息。楊女士一下想到了網絡上經常提醒的各種詐騙手段,這才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了,便立即趕到離家最近的自動取款機上,連續(xù)輸錯三次密碼將卡暫時鎖住,這時,手機又收到了一條轉賬2000元的信息。楊女士急忙趕往商州區(qū)刑警中隊報警,當晚值班的刑警讓她立刻撥通銀行的服務電話確認錢數,并電話辦理掛失。
楊女士本以為這樣騙子就不會再有什么花招了,可27日早上10點多當她再次撥打銀行服務電話查詢余額后不久,一個顯示銀行服務電話95533的號碼給楊女士打來電話,對方告訴楊女士,剛才就是他為楊女士辦理的查詢業(yè)務,現在再次核對,需要楊女士把手機上接到的驗證號碼告訴他。楊女士嚇出一身冷汗,如果是騙子打來的,他們是怎么知道自己撥打了銀行電話的,便立即掛斷了電話。隨即,楊女士來到位于市區(qū)的名人街建設銀行進行詢問,銀行工作人員告訴楊女士說,95533是全國統一的客服電話,是不會給客戶致電的。現在銀行卡已經辦理了掛失,里面的金額沒有變動也不會再被轉賬。為防止騙子再行騙,請楊女士過一段時間帶身份證去西安的開戶行取款,最好要將賬戶注銷,重新辦理新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