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大陸電影進口臺灣配額抽簽出爐,《鐘馗伏魔》、《親愛的》、《整容日記》以及《天注定》、《一個勺子》等在抽簽中排位前十的大陸電影將有機會在臺灣公映,《一步之遙》、《心花路放》則無緣“登臺”。
今年共有36部大陸電影參與抽簽,相比去年的33部有了小幅增長。抽中第10名的《智取威虎山》片方工作人員興奮地在社交網(wǎng)絡大喊“加油”,可見能抽到“配額”實屬走大運。事實上,臺灣進口大陸電影配額抽簽制度幾年來飽受業(yè)界詬病,諸如“抽簽制度不合理”、“臺灣過度保護本土市場”、“不符合商業(yè)規(guī)律”的指責屢見報端。以今年的抽簽結果為例,2014年在大陸取得票房成績第一的《心花路放》、話題性極強的《一步之遙》《后會無期》和口碑影片《繡春刀》、《催眠大師》統(tǒng)統(tǒng)無緣“登臺”,而《星語心愿之再愛》、《三少爺?shù)膭?D》、《少年班》、《老海的新生活》等在大陸無人問津的小片反而“中獎”。
按照抽簽規(guī)定,在已經(jīng)抽取的前十名中如有影片未獲許可或棄權,將由第11名的影片開始依序遞補。2013年就曾出現(xiàn)“中獎”片商放棄《王的盛宴》、《硬漢2》上映資格,因此排位第12名的《人再囧途之泰囧》僥幸得以擠進名額內(nèi)。從今年的抽簽名單看來,排在第10名之后的大多是一些聞所未聞的小制作,只有排名第15位的青春片《匆匆那年》或許還能撈到些許機遇。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1月,臺灣影視局對“電影法”進行了部分修改,規(guī)定未來大陸電影若在戛納電影節(jié)、威尼斯電影節(jié)、柏林電影節(jié)和美國奧斯卡獲得任何競賽類獎項,或者在臺灣金馬獎獲得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獎,將不受每年10部的上映配額限制,可申請在臺灣地區(qū)上映。按此規(guī)定,摘得第64屆柏林電影節(jié)最佳影片金熊獎的《白日焰火》享有“赴臺特惠”,而《一步之遙》也還有一線希望,就看它今年在柏林是否能有所斬獲了。(王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