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開年以來,地產板塊表現搶眼,而最近幾個交易日這一板塊又有所回落。一面是地產公司基本面的持續(xù)趨弱,另一面則是賣方策略的樂觀唱多。在部分買方機構看來,地產股或許只能持續(xù)階段性的行情。
地產板塊高歌猛進
1月5日,2015年第一個交易日,當天的市場明星非地產股莫屬。地產板塊當天再現去年年末出現過的集體狂歡。截至當天收盤,房地產板塊整體漲幅近5%,其中中糧地產、首開股份、順風恒業(yè)、中房地產、保利地產、萬通地產等6股漲停,北辰實業(yè)、萬科A等漲逾7%。11月末至今,地產龍頭萬科的漲幅已經超過30%,保利地產同期的漲幅更是接近90%。
2014年3月以來,地產板塊走出了三輪相對亮眼的行情,前兩輪分別是去年3月份和7月—10月,催化因素是政策的預期改變,第三輪則是11月份至今,催化因素則是央行降息,基本面回暖。事實上,盡管地產行業(yè)的利好政策不斷推出,但最大的漲幅還是出現在本輪藍籌股啟動之后,此時的“風”終于吹向了地產。
即使在地產板塊出現調整之際,券商的研報還是對這一行業(yè)抱有信心。廣發(fā)證券表示,從目前的環(huán)境看,到2015年一季度,政策環(huán)境將處于持續(xù)的友好期,未來不排除在營業(yè)稅方面有利好行業(yè)的政策出臺。信貸方面,降息之后公積金貸款利率的調整也陸續(xù)在各個城市展開。政策和信貸處于相對有利的環(huán)境,其背后邏輯一方面是經濟存在失速風險,而房地產始終是經濟的穩(wěn)定器,另一方面則是目前的CPI同比繼續(xù)下行,宏觀層面更多擔憂的是通縮而非通脹。從庫存情況看,未來一個季度房價上漲風險不大,整體仍將以下跌為主。
買方機構保持冷靜
盡管賣方機構對于地產板塊保持信心,但是真正行使市場行為的買方機構卻保持冷靜,而尋找地產股的利空因素并不困難。
深圳一位公募基金經理列舉了這樣的數據,“房地產和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頂峰已經過去了,2012年之前,我國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一直保持在23%以上,而經過近三年的下臺階之后,2014年1-10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已經降至15.9%。考慮到這幾年為了穩(wěn)增長,中央和地方政府已經批復和開工了大量基建項目,在這樣的背景下投資增速還在不斷地下臺階,更加凸顯固定資產投資的難以為繼”。
另一位深圳公募基金經理表示,2014年11月、12月以來,地產銷售數據有所回升,這可能是增量資金看好地產板塊的理由,同時地產板塊又具備低估值藍籌的諸多特征,因此“風”吹向地產股并不難理解。
吊詭的是,本輪增量資金很多都是從房地產行業(yè)流入股市的,這些資金一方面不看好地產行業(yè)的前景,一方面卻把地產股推向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