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共同社消息,共同社于7月10日至8月7日針對全國47個都道府縣知事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去年4月消費稅增稅后下滑的經濟形勢恢復緩慢,6成地方政府未恢復到增稅前水平。超過半數人認為第二屆安倍政權上臺以來,大城市與地方經濟差距加大。
許多知事指出,增稅后消費持續(xù)低迷,加上日元貶值導致原材料價格上漲,直接沖擊支撐地方經濟的中小企業(yè)。盡管安倍政府提出“讓安倍經濟學的效果惠及全國”的地方創(chuàng)生具體政策,但調查凸顯出地方政府對經濟復蘇的悲觀看法和對政府經濟政策的不滿根深蒂固。認為經濟恢復到增稅前水平的知事僅占19%。與此相反,巖手縣等51%的知事認為“沒有達到增稅前水平”,靜岡縣等9%認為“沒怎么恢復”,加起來達60%。21%的知事選擇“其他”,其中很多人持悲觀看法,鹿兒島縣知事指出日元貶值和人口減少造成“縣內中小企業(yè)處境艱難”。群馬縣和三重縣等51%的知事認為“經濟差距加大”,比例大大超過認為“沒有變化”的26%。作為對策,很多意見要求促進中央政府機關和企業(yè)總部遷至地方。
關于政府6月匯總的新經濟增長戰(zhàn)略是否有助于擺脫通縮,僅有13%認為“有可能”。53%的知事表示“不知道”,理由包括“具體措施不明確”、“海外經濟動向不明朗”等。
對于同在6月匯總的經濟財政運營基本方針,僅有6%認為有可能實現財政健全化的目標。許多知事指出存在“沒有拿出控制社會保障費的具體措施”等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