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通化10月25日電 (記者 李彥國)“當人們找到隋金山烈士遺體時,他仍死死抱著敵人,嘴里還有敵人的半個耳朵?!奔质】姑涝笤卣褂[25日在通化集安開展,講解員向觀展者講述著英雄故事,隋金山是吉林蛟河人,在松骨峰阻擊戰(zhàn)中犧牲,后來他的故事被作家魏巍寫入了報告文學《誰是最可愛的人》。
今年10月25日是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75周年紀念日。吉林省抗美援朝后援地展覽由吉林省委宣傳部、吉林省委黨史研究室、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廳、吉林省退役軍人事務廳、通化市委聯(lián)合主辦,籌備歷時8個月。
吉林省抗美援朝后援地展覽的現(xiàn)場展陳?!∏f新巖 攝據(jù)介紹,展覽分為三大展區(qū)、14個單元,展出已公開發(fā)表或公開使用的歷史圖片500余張,抗美援朝時期的功勛章、軍服、武器裝備等珍貴文物260余件(套)。展覽充分展現(xiàn)了吉林省作為抗美援朝后援地在物資支援、人員輸送、后方保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通過展覽講述了吉林省是抗美援朝戰(zhàn)爭最早出征地的歷史定位,吉林兒女踴躍參與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英雄壯舉,吉林人民有力支援戰(zhàn)爭前線的重要貢獻。
1950年10月16日,中國人民志愿軍第42軍先頭部隊從集安(當時稱“輯安”)秘密渡江進入朝鮮,集安由此成為抗美援朝最早出征地,被稱為“抗美援朝第一渡”。
抗美援朝戰(zhàn)爭期間,吉林省有28700名青年加入中國人民志愿軍;全省共捐款710億元(舊幣),可購買飛機47架;出動各類戰(zhàn)勤人員約30萬人次,為前線提供了堅實的人力支持。
開展現(xiàn)場,時任中國人民志愿軍第38軍軍長梁興初將軍次子梁曉源、第38軍政委劉西元將軍之子劉安濱,第42軍124師政委湯從列將軍之子湯洪、124師副師長兼參謀長肖劍飛將軍之女肖瑞華等8位英雄模范的后人和嘉賓代表,受聘擔任展覽顧問。
當天,還舉行了《眾志成城——吉林省各級綜合檔案館館藏抗美援朝檔案選編》叢書新書發(fā)布會。該叢書共四卷,分為“宣傳教育”“參軍參戰(zhàn)”“戰(zhàn)勤支前”“救治傷員”“擁軍優(yōu)屬”“增產捐獻”“反細菌戰(zhàn)”“全力保障”“堅實后援”“山河銘記”等十個部分,收錄了吉林省20家綜合檔案館館藏抗美援朝檔案及資料644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