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津南區(qū)法院獲悉,該院審理了一起八旬老翁被陌生男子騙走存款案。騙子在公園找到老人,然后以他的兒子遭遇車禍為名,帶老人來到銀行,愣從老人已經(jīng)忘記密碼的存折中取出6.79萬元。被騙后,老人認為銀行有責任,因此起訴至法院。審理該案過程中,法官從依法保護老年人權益角度出發(fā),充分發(fā)揮調解作用,使老人最終獲得3萬元賠償款。
年近八旬的王大爺多年來省吃儉用攢了7.4萬元,都作為養(yǎng)老錢,輕易不肯使用。2014年10月7日,王大爺正在公園遛彎,突然有個男子走上前來問道:“您是王大爺嗎?您的兒子王良(化名)出車禍了!現(xiàn)在正在醫(yī)院急救,需要交押金。”王大爺一聽就慌了,急忙在該男子的陪同下回家拿存折。
拿到存折,老人又和該男子一起來到銀行取款,并將身份證交給銀行工作人員,工作人員進行了核對。由于存折存款為定期,提前支取需憑密碼,于是工作人員要求王大爺輸入密碼。王大爺兩次輸入密碼均錯誤,陪同他的男子再次輸入亦不正確。工作人員告訴王大爺,可辦理密碼掛失及重新設置密碼來支取存款。王大爺按照工作人員的告知,同意從該存折取款近5萬元,然后將余款轉賬存入新開設的銀行卡中,并為銀行卡設置了密碼。但簽字及設置密碼等都由陌生男子代替操作。之后,陌生男子又持王大爺?shù)你y行卡在自動取款機取走1.8萬元。
把錢給這名男子后,王大爺?shù)戎鴥鹤拥南?,結果卻出乎意料:原來兒子根本沒出現(xiàn)意外。得知自己被騙后,王大爺深受打擊。他認為,銀行應該對自己被騙承擔責任,因此將銀行起訴至法院,要求賠償他的損失6.79萬元。
案件審理過程中,合議庭考慮到原告系年近八旬的老年人,提出該案是否可以調解解決,雙方均表示同意。被告方聽取了合議庭的意見,同意賠償原告損失3萬元,并主動承擔部分訴訟費。合議庭當庭出具了調解書,該案得到圓滿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