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母親已經90余歲,由于年邁體弱,行動不便,為領取養(yǎng)老金,每次年審都需要家人推上輪椅到認證機構當面認人,實在不便?,F實中類似這樣的現象還有一些,譬如,辦理80歲以上高齡補貼,辦理70歲以上乘坐公交車免費,這些都需要老人親臨現場,以證明“你活著”。國家對老年人的各類政策性補貼是好事,美中不足的是,好政策享受起來有些麻煩,尤其在一些需要認證的事項上,能提供上門服務的單位極少。這確是需要有所改進、有所提升。
一切為了群眾,一切服務群眾。公共服務體系能不能讓群眾獲得便利,讓辦事人滿意,是檢驗服務質量好不好、服務工作實不實的試金石。面對我國老齡社會到來的現實,在服務老年人這樣的特殊群體上,以及服務社會病殘?zhí)厥馊后w上,就需要在政策規(guī)定上堅持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結合,需要多站在群眾的角度考慮,可采取上門服務,或電話預約服務,或讓注冊志愿者義務對口服務的形式,寧愿自己多辛苦一點,也不要讓老年人多跑路;寧可自己麻煩,也要把方便留給群眾。事實說明,只要在上門服務上改進一步,就能達成便民一大步的成效。
江西宜春市 熊建華
《 人民日報 》( 2015年11月24日 2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