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麗水5月19日電(記者 胡豐盛 通訊員 藍松娟 施海)浙江縉云某工貿公司以2550萬元拍得一處房產及機器設備等財產后拒絕支付款項,后縉云縣人民法院再次組織拍賣并拍得2060萬元,兩次拍賣結果之間的差價高達490萬元。近日,根據相關法律規(guī)定,該公司主動在縉云法院辦理了490萬元差價的補繳手續(xù),為“失信”買單。
2014年12月,因一案件被執(zhí)行人拒不履行法院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縉云縣人民法院將其房地產、機器設備等財產移送淘寶網進行網絡司法拍賣。
期間,浙江省縉云某工貿公司以2550萬元的最高價競得,但該公司除了拍賣前繳納的200萬元保證金外,明確表示悔拍且拒絕支付余款。
無奈之下,2015年3月16日,縉云法院啟動重新拍賣程序,最終以2060萬元的價格成交,比第一次成交價格低了490萬元。
根據法律規(guī)定,這筆差額應該由原買受人補足。
拍賣結束后,縉云法院直接裁定重新拍賣價款低于原拍賣價款的差價490萬元由原買受人承擔,并責令其及時補交差價,拒不補交的,法院將強制執(zhí)行。
近日,該公司主動來法院辦理了補交手續(xù),縉云法院順利將490萬元差價款執(zhí)行到位。
該公司負責人表示很無奈,這“一拍一毀”代價太大,但尊重法院的決定?!胺杉热贿@樣規(guī)定了,我們必須遵守”該負責人說道,“也怪我們沒有考慮清楚,是我們先失信于人。”縉云法院執(zhí)行法官提醒廣大市民,“參與競拍需謹慎,網拍毀約有代價”?!八痉ňW拍”不同于網絡購物,是一項嚴肅的司法活動,競拍成功后不可隨意“退換貨”,否則必須承擔由此帶來的法律后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