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景老人接受采訪,暢談自己創(chuàng)作的快板。
文/邢渭林 圖/曹 凱
今年86歲的白天景老人,是丹鳳縣竹林關鎮(zhèn)雷家洞村人,他雖然只念過兩年書,但是才思敏捷,勤觀察善思考,樂于接受新事物,把快板融入生活之中,看到什么就說什么,而且說什么像什么,出口成章朗朗上口,好聽易記,他的快板用語之妙是好多讀書人無法做到的。
快板隨口說
老人十幾歲時,便跟著“蹚將班子”(過去農(nóng)村數(shù)家之間相互幫工換工的叫法)干活。大人覺得他年紀小舍得出力,加上性格樂觀,會“連管子”(編順口溜)、講笑話,都比較喜歡他。當時編的快板大家歇活時給說上一段,逗大家樂一樂,消除緊張勞動的煩惱。
1974年,全村在柳樹灣修河灘地時,白天景編了快板《行路人觀農(nóng)田》:“行人經(jīng)過柳樹灣,抬頭停步用目觀,白李灣社員不簡單,沒必(難道)他們是活神仙,這地方經(jīng)過才五六天,那時候還是亂石灘,現(xiàn)在就變成標準田,面積大質(zhì)量強……要問成績歸于誰,歸于黨和毛主席。”其間,他又創(chuàng)作了《雷家洞真正美》《桃花溝人干勁大》等快板,活躍了勞動工地氣氛,給工地群眾鼓了勁,也受到群眾好評。
那個年代的號角
1974年,竹林關公社宣傳隊巡回各大隊工地演出,白天景在桃花溝大隊看到群眾改河造田的干勁,現(xiàn)場編出“桃花溝人干勁大,能在河道搞規(guī)劃;不管工程有多大,心想多大干多大;要想全社變面貌,改河造田要做到;大河撴成一條線,小河統(tǒng)統(tǒng)靠邊站,兩溝大河涌一邊,騰出河灘修農(nóng)田;心為祖國來著想,決心能把新業(yè)創(chuàng),修農(nóng)田做貢獻,地方能把面貌變。”有些快板今天看來,不乏時代色彩,但仍然是對人們勞動成果的肯定,更是一種鼓勵。那段時間,他的快板在竹林關公社家喻戶曉,都把他的快板當成娛樂的熱門話題。至今50歲以上年齡者,提起他的快板都津津樂道。
樂在快板中
老人一生清苦,一輩子沒有離開過土地,拉船、擔腳(人工挑貨)、種地樣樣苦都吃過,但他始終以樂觀的態(tài)度笑對人生。白天景給自來水、電熱壺、手機電話都編了快板。“現(xiàn)在電話用處大,幾萬里能說話,愿意說啥就說啥,這達說哪達聽,說話人家還不高聲,句句人家能聽得清,還沒得一句能落空。”《逛新村》中的“席夢思是愛情床,只有一頭能靠墻”,讓人感受到他快板的幽默。近年來,他編了“逛新村”“贊桃花谷”“看高速路”等近百首快板,自娛自樂給人們逗樂的同時,教育了大家,弘揚了真善美。
白天景老人一生與快板相伴,把對農(nóng)村生活的感受、農(nóng)村的發(fā)展變化,用風趣幽默、生動形象、簡潔明快的快板語言表達出來,讓人們通過他的快板,體驗到民間原汁原味的口語特色,也能回味那逝去的時光,感受他在實際生活中尋找到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