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代緒剛)7月11日,商南縣圖書館迎來了一群可愛的“工作人員”,他們就是身穿“小小圖書管理員”紅馬甲的孩子們。圖書館工作人員細致講解了圖書分類規(guī)則、架位整理方法及書籍愛護要點,并現(xiàn)場指導孩子們實踐操作。參訓的“小小圖書管理員”專注投入,通過模擬練習初步掌握了圖書管理的基礎技能。一次特別的體驗,不僅讓孩子們體會到了圖書管理員的辛勞,更在心里種下了“愛書、護書”的種子。
今年以來,商南縣持續(xù)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增強群眾文化供給效能,創(chuàng)新打造文化品牌,加大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全面提升文化惠民服務水平。
商南縣依托鎮(zhèn)(街道)、村(社區(qū))綜合文化服務站(中心),集中采購電腦、掃描儀等公共文化服務設施12套,統(tǒng)一配送至10個鎮(zhèn)(街道)、2個社區(qū),進一步完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示范點標準化建設,整合基層圖書閱覽室、多功能活動室、培訓教室等文化設施,統(tǒng)一懸掛分館標識,配備基礎文化設備(音響、文化器材、書架等),完成12個分館21984冊新增圖書編目,統(tǒng)一采編、統(tǒng)一平臺,實現(xiàn)總分館通借通還,設置數(shù)字化服務終端,達到“六有”標準。舉辦元旦、春節(jié)、元宵節(jié)等重大節(jié)假日文化活動,持續(xù)開展“大地歡歌”“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等群眾品牌文化活動,戲曲進鄉(xiāng)村文化惠民演出43場,以群眾點餐,文化搭臺,線上線下相結合,豐富群眾文化生活;“三館”常態(tài)化免費開放,圖書館讀者流通量為8.7萬人次;圖書流通2.36萬冊次,新增讀者證520張;文化館線上線下參與群眾總量超30萬人次;博物館入館參觀游客人數(shù)1.3萬余人次。
商南縣創(chuàng)新編排廉政小戲、新時代文明實踐、非遺特色等歌曲舞蹈新品14個;“商南民歌大家唱”特色非遺文化活動納入2025年“四季村晚”省級品牌活動,非遺進校園(花棍舞、丹江針繡)等活動受到省市好評,商南縣文化館榮獲2024年度陜西省群眾文化活動先進單位。申報試馬花棍舞、丹江針繡等省級非遺項目5個,開展“非遺點亮未來,墨香浸潤童心”等系列活動8場次,接待學校、企事業(yè)單位等各類團體2000余人次,開展商南花燈、商南泉茗茶手工技藝等多個非遺項目視頻展播,線上觀看5000余人次,充實非遺資源庫非遺線索10條,商南絨繡非遺工坊成功入選陜西省第四批非遺工坊,商洛市非遺工作專題培訓班在商南縣成功舉辦;扎實推進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更新博物館臨時展廳展陳內容,配合檢察部門開展“尋訪文物古跡、保護文化遺產、傳承中華文明”專項行動,葉氏宗祠安裝分布式高壓滅火系統(tǒng),完成項目咨詢14件、項目用地文勘6件,正在進行文勘項目13件。